close
礦物質就像一顆小螺絲釘,看似不起眼,但沒了它卻萬萬不能。總是覺得自己小病小痛不斷,小心可能就是長期缺乏礦物質。根據英國政府最新調查顯示,民眾每日攝取到的礦物質鐵、鋅、鎂與硒含量,都遠低於標準。人體長期缺「鐵」恐會貧血;缺「鋅」則容易感冒。瑪卡推薦英國知名營養師表示,吃腰果可補鐵、吃牡蠣補鋅,並且教大家聰明攝取食物組合,讓補鐵補鋅一級棒!
印加果油補鐵、鋅有技巧 這樣吃最安心
如果出現缺鐵的症狀,除了上述正確飲食補充之外,也要注意避免讓鐵質快速流失。人體需要消耗大量的鐵維持身體機能,流失速度本來就快,加上食物中的鈣、草酸也會阻礙鐵吸收,比起狂補鐵,更應該著重「吸收率」。
龍血樹脂紅肉、內臟類屬於動物性鐵質來源;黑芝麻、紅鳳菜、紅莧菜則屬於植物性鐵質。黃金莓其中植物性鐵質在人體中較難吸收,建議搭配富含維生素C的食材一起吃,幫助鐵吸收。另外應避免在飲食前後半小時內喝茶、咖啡或紅酒,因為這類食物有抑制鐵質吸收的成分,影響人體對鐵質的利用。
缺鋅主因是腸胃道吸收不佳,尤其患有慢性消化道疾病者流失更快;錯誤的飲食例如嗜甜、過度飲酒,也會使人體的鋅快速流失。至於補鋅的時候要注意什麼?
鋅的來源多為動物性食物,例如甲殼類海鮮或動物肝臟;植物性食物則有蘋果、花生、豆類。要注意海鮮及動物肝臟暗藏重金屬汙染的問題,因此不建議長期補充。若是服用補充劑也要小心,過量恐造成噁心、嘔吐、神經受損,建議補充前可先行檢測自己是否缺鋅。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